2025-10-26 18:30:32同样是谋逆,为什么朱棣能成功?朱高煦却失败了?

后来干脆不跟明军争夺一城一地的得失,而是直奔南京,擒贼先擒王。

反观朱高煦起兵前天天在王府里画地图,计划先打济南再取北京,想再走一遍父亲的“起家之路”。但到了攻城的时候,他没有亲自上阵,而是派部下带兵冲锋,结果被守城军击败。

要说最关键的,还得看对手。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临时培养的“接班人”,登基前并没有太多的“工作经验”。朱元璋为了给他铺路,把能打的功臣杀得干干净净,最后留给孙子的全是齐泰、方孝孺这些文官。

结果朱允炆刚继位,这些文官就出馊主意,觉得藩王太多,怕根基不稳,于是开始大刀阔斧的削藩。周王、代王、齐王、湘王相继被贬,眼看轮到燕王朱棣,直接就起兵谋反。

再看朱瞻基,他打小在军营里长大的,那可跟着爷爷朱棣一起经历过靖难之役的,12岁跟着爷爷朱棣去漠北亲征,16岁就帮着老爹朱高炽处理奏章,朝堂之事已了然于心。

而且朱棣还特意让姚广孝当他老师,这老和尚可是策划过靖难之役,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不会差。宣德元年听说朱高煦反了,朱瞻基连朝会都没开,直接披上铠甲喊着“朕要亲征”,三天就带着三大营赶到乐安城下。

再看看父子俩的军队。朱棣手里的燕军,那是跟蒙古人拼过命的百战之师,个个能拉三石弓,挥得动百斤刀。而朱高煦的护卫被朱棣削得只剩一个卫,为了凑数把乐安州的地痞流氓都拉来了,这些人见了官军的甲胄就腿软,开战时能举起刀就算给汉王面子了。

更可笑的是,他军中还有不少建文旧臣的后代,这些人打心底里就恨藩王谋反,不会给朱高煦卖命。

有人说朱高煦太蠢,其实他离成功就差了那么一口气。当年朱棣谋反时,建文朝廷里有一半人观望;可到了宣德年间,经过朱棣22年的经营,朝廷上下早就认可“永乐一脉”。

朱高煦起兵时,山东的知府、知县们统统闭城死守,没有一个人响应,这可不是因为他本事差,而是时代变了,老百姓早就厌烦了藩王作乱。

最后朱高煦被装入铜缸焖烤,说起来也是朱高煦自己作的。被抓后朱瞻基去看他,他居然伸脚把皇帝绊倒。这一下彻底点燃了侄子的火气,才有了那场荒唐的酷刑。

说到底,朱棣的成功是赶上了好时候,碰上了软对手,加上自己真刀真枪练出来的本事;而朱高煦空有老爹的野心,却没学到半分能耐,最后把自己玩成了历史书上的笑料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